Posts

驾驭 deep research,你必须知道的 100 件事|一次性构建出你的 deep research 个人知识体系

Bloger
驾驭 deep research,你必须知道的 100 件事|一次性构建出你的 deep research 个人知识体系 by Howie和小能熊 deep research 很可能(probable,60%--80%概率)是自chatgpt之后第二个革命性AI技术。因为它真正改变了脑力劳动者的生产力格局;你对 deep research 的态度在本质上取决于你对技术本质的判断,对技术的敏感度与洞察;我目前对“deep research是革命性技术”的置信度是80%,如果相反证据出现,我自然会贝叶斯更新我的推断;在相反证据出现之前,我建议你对这项技术予以足够重视。能花 100 小时在这上面,就别只花 99 小时;对改变了生产力格局的deep research,你的个人知识体系越全面,理解就越深,使用就越好。通过这篇文章,我把自己脑子里关于 deep research 的知识和经验全部敲出来,希望帮你更全面深入地理解 deep research 到底是什么,为什么重要,如何使用,如何改变生命;why2025年是agent之年。根据openai的agi分级框架,chatbot/知识模型是L1 agi,reasoning model/推理模型是L2 agi,而agent/任务模型是L3 agi;今年,openai 已经陆续推出chatgpt tasks、operator 和deep research 这三个 agents。tasks 是基础的任务提醒,operator 是直接操作浏览器,与真实世界互动,deep research是帮专业人士做研究;前两个几乎无人问津。但是,对于 deep research,如果你不是干体力活的,真的没理由不关注一下,除非你端的是铁饭碗,而且是最稳的那种🤣;whatdeep research(深度研究)是一个功能,一个模型,一个以“研究”为专业的AI agent(智能体/代理)。openai的官方广告语是:你的个人研究助理;最先推出deep research功能的是 google gemini,发布于 2024 年 12 月中旬;然后是openai(25 年 2 月),紧接着是 perplexity;grok3 推出的是 deep search(ai 搜索,更接近推理模型版本的 chatgpt search),不是 deep research(本质是 ai agent);google deep research 底层模型是gemini 1.

ChatGPT 降智解救 & DeepSeek 联网实测

Bloger
ChatGPT 降智解救 & DeepSeek 联网实测 by 浮之静 这次写的两个东西有点不搭边,因为是同一天发生的,为了节约篇幅就合并在一起写了,文末的小插曲程序员留意一下。

没想到,我轻松干预了 DeepSeek 的搜索结果

Bloger
没想到,我轻松干预了 DeepSeek 的搜索结果 by 极客公园 信息分发的逻辑,正在发生巨大变化。作者|苏子华编辑|靖宇刚刚,我忽然感受到,我和 DeepSeek 之间的相互作用,是如此直接和紧密。我用 DeepSeek 搜索:「好用的 AI 耳机是什么样的」,结果它给我的回答,竟让我似曾相识!在答案中,它首先提到,好用的 AI 耳机核心要具备「精准翻译与跨语言交流」的功能,然后列举了两个场景:DeepSeek 给出的回答|图片来源:DeepSeek截图这段描述,和我前几天写的一篇文章《「9 块 9」的中国 AI 耳机,疯狂收割老外》非常相似。文章主要介绍了 AI 翻译耳机在海外爆火,很受多元种族群体欢迎,「翻译」属于被忽视的刚需。于是,我点开 DeepSeek 答案后面的参考文献 2 和 12:文献 2 和 12 是同一篇文章的内容,只是被不同网站转载|图片来源:DeepSeek 截图结果发现,这不就是我前几天自己写的首发于极客公园公众号的文章嘛。我创作的内容,竟然又反作用于自己。DeepSeek 为了回答问题,一共搜索了 50 个网页,最终挑出了 3 个重要网页(【2】【12】【9】)的内容来整合出答案,其中文献 2 和 12 是被转载到不同网站的同一篇极客公园的文章。那么,为何这篇文章会被视为这个问题的最核心的参考文献?我回过头仔细去看了一下 DeepSeek 的思考过程,发现了端倪:DeepSeek 的深度思考过程,网页 2 和网页 10 也是同一篇内容|图片来源:DeepSeek原来,我在自己的文章当中多次使用了类似于「核心在于其满足了多元的移民聚集地区群体的刚需」、「他们需要 AI 翻译功能」等等解读用户需求的语句。显然,这些明确的对用户需求的解读、结论影响到了大模型的判断。文献 9 是另一篇重要的核心参考文章,它的标题是《双十二耳机选购指南》,来自于网站「什么值得买」,文章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智能交互、AI 助手对于消费者的帮助。《「9 块 9」的中国 AI 耳机》与《双十二耳机选购指南》这两篇文章的发布时间都不算久,而且它们还有几个共同的特点:1.

百万骑手上社保,确定这是件好事?

Bloger
百万骑手上社保,确定这是件好事? by 往事与随想 前天听说京东、美团相继宣布为部分外卖骑手缴纳社保,当时就觉得这个题撞我枪口上了:最近连续写了几篇农民养老金,这个话题我熟啊。然后朋友听说我想写,就发了一条骑手发的视频给我,看完我就说:“这个人说得太好了,我都不想写了!”就是这条视频,请大家一定看完,再接着往下看。下面所说,基本上是给这位骑手小哥做脚注,有些他说得不够明白的,我帮他说明一下。之前就有人做过调查,不愿意缴社保的骑手不在少数。千万别觉得别人笨,没远见,谁比谁笨还不知道呢?这次新闻出来,一堆人叫好的(包括媒体评论),要我说,大部分人的头脑都比不上这个骑手小哥。“钱不会凭空产生。”小哥开宗明义就是这么一句,说得特好。很多人连这个意识都没有,总觉得只要是企业承担,就不关自己的事情——别觉得好笑,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。“谁来承担这个成本?”小哥紧接着在后面说了,往上让客户承担,往中让平台承担,往下让骑手承担。小哥认为最大的可能性是最后一种,这里我略有不同意见,大概率是上中下都要承担一部分,具体多少不好说。但是,不管是谁承担这个成本,都有相应的代价。让客户承担,以中国人消费的锱铢必较(不同商家不同平台的打折券都要反复比较),消费量必然减少,最终导致整个市场缩小,骑手数量必然减少,目前就业如此困难,跑外卖属于所谓兜底的职业,如此一来,也要兜不住了。让平台(企业)承担,我之前在《关于“谁养活了谁”说几句》里面讲过企业税负,这里再补充讲几句。很多年前财税专家李炜光提出过“死亡税率”这个词,意思是很多企业利润可能才10%,税负就有40%,所以称为“死亡税负”。这里面最核心的是“社保税”(小哥也点出了这点),又叫劳务税,李炜光原话如下:“劳务税即五险一金,2016年中国总税率68%,其中48.